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(yè)協(xié)會官網(wǎng)
當前位置:
>
訪問量:
國際核新聞
羅格斯大學研發(fā)出核廢物后處理新方法
時間:2017年11月08日 來源:國防科技信息網(wǎng) 點擊量: 分享:

  據(jù)thebarentsobserver網(wǎng)站10月27日報道,羅格斯大學科學家研發(fā)出一種非常有效的“分子阱”,可以捕獲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碘化物,并回收和利用。這種“陷阱”就像一個微小的多孔超級海綿。僅1g的這種材料內表面積可延展到5個94×50英尺的籃球場大小。后處理乏燃料時,必須對放射性碘分子和有機碘氣體進行捕獲和隔離,因為其容易導致癌癥,危害環(huán)境。但這些氣體很難捕獲,極易泄漏到環(huán)境中去。這種“分子阱”由一個多孔有機金屬框架組成。它的性能超出了核工業(yè)制定的后處理廠清除乏燃料棒中99.9%以上放射性碘的標準,其吸附和與放射性碘結合的能力要遠勝于目前的工業(yè)材料。“分子阱”還可以從有機金屬框架中去除捕獲的甲基碘,使其能夠回收再利用。而目前的工業(yè)產品中的吸附劑必須與被捕獲的放射性碘一起隔離。這種“分子阱”要比目前的產品便宜,而且非常堅固,能夠承受惡劣的后處理條件,如高溫、高酸和高濕等。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?

為了得到我們網(wǎng)站最好的體驗效果,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.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